台风发生发展的基本条件 台风发生时的现象
更新时间:2024-06-14 08:40:11

  导语:台风发生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呢?台风发生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广阔的热带洋面、预先存在的热带涡旋、足够大的地球自转偏向力以及高低空之间风向风速的较小差别。这些条件共同作用,使得热带气旋得以形成并发展壮大成为具有强大破坏力的台风,对于气象学家和相关部门来说,深入了解和掌握这些条件对于预测和防范台风灾害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台风发生时的现象吧!

  台风发生发展的基本条件

  洋面上60米深度内的海温必须在26℃以上,低于26C者不会有台风发生。大气温度的垂直递减率较大,每上升100米气温要下降0.6℃以上,具有雷雨发生的条件。由于雷雨发生过程中能释放大量的水汽凝结潜热,对形成和维持台风的暖心结构非常有利。850hPa和700hPa上空,大气中的湿度较大,因为只有较大的湿度才能有雷雨发生,才能形成台风发生所需的胚胎——热带云团。在中低层的大气中,即850hPa高度附近,具有一定的旋转涡度.以利于台风形成。850hPa和200hPa之间风速垂直切变小,以利于暖心形成。

  台风发生时的现象

  长浪:当台风还在较远的洋面上时,在海边就能看到从台风中心传播出来的一种特殊海浪。浪顶是圆的,声音沉重,节拍缓慢。浪头通常有1-2米高,浪头之间的距离较长。靠近海岸时会变成滚滚的碎浪,常使海岸的水位升高,浪涛汹涌。

  海鸣:台风来临前2-3天,沿海可以听到其嗡嗡声,如远处飞机的声响,又如海螺号角或远雷回旋,在静夜尤其清澈响亮。

  海火:台风来临前2-3天,可看到海面发出点点、片片的光,不停地闪烁,时沉时浮,实际上这是一些发光的浮游生物在海面浮动时呈现的景象。

  高云出现:在台风最外缘是卷云,白色羽毛状或马尾状甚高之云。当此种云在某方向出现,并渐渐增厚而成为较密之卷层云,此后,云层渐密渐低,常有骤雨忽落忽停,这可能是台风接近的预兆。

  鱼类上浮:浅海鱼类在台风逼近时要上浮,一些较大的海洋动物如海豚也往往群集海面。有时还可发现一些上浮的深层鱼类、底栖动物,如海蛇浮上海面缠结成团等。

  这些现象是台风发生时的典型征兆,可以帮助人们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相关推荐
台风定位的最佳选择 判断台风中心位置的方法
导语:在自然灾害的防范与应对中,台风定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主要也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选择最佳的台风定位方法,不仅关乎科技的进步,更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那么判断台风中心位置的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就去看看具体情况吧!台风定位的最佳选择有多...
6月26日16时36分云南丽江市永胜县发生4.4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4年6月26日16时36分在云南丽江市永胜县(北纬26.78度,东经100.85度)发生4.4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
西南季风的增幅作用 西南季风对气候的影响
导语:西南季风主要指的是在夏季期间,由印度洋和南海吹向亚洲大陆南部和东南部的一种季风气流,而且这种季风气流携带了大量的水汽和热量,当它们与大陆上的冷空气相遇时,便会产生降水,而西南季风的增幅作用,则是指在某些年份或季节,这种季风气流相较于平常年份更为强烈,从而导致降水量也相应增加的现象,下面就去看看...
ITCZ的增幅作用 热带辐合带的季节变化
导语:在气象学领域,ITCZ即热带辐合带,ITCZ是一个低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其特点是气流在此区域上升并释放大量热能,进而形成丰富的降雨,而当我们谈到ITCZ的增幅作用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探讨这一低气压带在特定条件下如何对大气环流和气候系统产生显著影响,那么大家知道ITCZ 的增幅作用是什么吗?下面...
6月26日16时30分云南丽江市永胜县发生3.3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4年6月26日16时30分在云南丽江市永胜县(北纬26.78度,东经100.85度)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
6月26日16时19分云南丽江市永胜县发生4.5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4年6月26日16时19分在云南丽江市永胜县(北纬26.78度,东经100.84度)发生4.5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