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的春节习俗
更新时间:2024-06-30 23:01:42

  东北的春节习俗除了和北方许多地区一样之外,自身保留了一些古老的习俗。

  除夕,首先全家一起祭祖,焚香秉烛、广陈供品,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辞岁。随后,举行家宴,长辈们坐了上首,晚辈们团团而坐,取阖第团圆之意。饭果必要丰富,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丰衣足食,事业兴旺。

  这顿饭是对年菜的首次品尝,可以荤素一齐上。通常必要有红烧肉、炖羊肉、米粉肉、红焖肘条、元宝肉、南煎丸子、四喜丸子、鸡冻儿、鱼冻儿、猪肉冻儿、豆儿酱、豆豉豆腐、芥末墩儿、辣芥菜、炒酱瓜儿等年禧套路菜。

  席间,老少互相祝愿、兄弟间推杯换盏,尽情享受天伦之乐。饭后,孩子们将芝麻秸遍撒庭院,人行其上,嘎嘎作响,谓之踩岁再将悬挂于室内、外的春灯一齐点起来,照耀着四壁的年画和春条,室内、外一片灯火辉煌。天地桌上供着大幅黄纸彩印的三地三界十八佛诸佛或百份(天地诸神像册),设大饼,蜜供、面鲜、果品、素菜、年糕、年饭为供品,高点金字红烛与子午香,以表迎请诸神下界赐福。

  为珍惜已逝的岁月,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进行不同的娱乐活动,谓之守岁。孩子们历来是随心玩耍,抖空竹、抽陀螺、捻升官图、掷骰子、玩牛牌、吹琉璃喇叭、口琴、耍影戏人、点走马灯,放 滴滴金儿,耗子屎、黄烟带炮老太太们则坐在一起斗纸牌、打麻将、打十胡。

  娱乐中佐以鲜果、糖果、干果杂拌儿、温朴、炒红果、蜜饯海棠等,边吃边玩,尽情享受,直至接神。午夜,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震彻夜空。遍天银花锈,阖街硝烟浓。家家齐聚天地桌前焚香叩拜,供上素馅水饺,迎接诸神下界。

  礼成后,即宣告旧岁已去,新年来临,这正是五更分二年的庄严时刻。全家互道新禧,晚辈们要到堂上给长辈们叩首拜年,长辈们必给未成年的小孩儿一一引进压岁钱。

  最后,全家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谓之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主一年诸事顺遂。

  满族的春节

  满族的传统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一致,所谓奉省岁事,满汉旧俗不同,久经同化,多已相类(《奉天通志》卷九十八)。但满汉旧俗不同,满族年节有特殊的风情。

  春节:节前要做满族传统糕点----萨其玛,张贴对联、窗花、挂笺(按旗属分别贴红、黄、兰、白色)、福字(沈阳市新民县辽滨塔村瓜尔佳氏家中有印福字的桃木印板)。满族喜戴荷包,春节节前宫廷要例行赏赐王公大臣岁岁平安荷包,民间也互相赠送。除夕下午和元旦上午要祭祖、祭天。除夕要接神,接神后在大门口放一横木以阻鬼魅进来。除夕也挂门神,以驱邪避鬼,这是吸收了汉族风俗的结果,门神约分为将军门神、福禄门神、判子门神、娃娃门神等。今沈阳故宫藏有宫廷门神。除夕夜分发 神纸,其后晚辈男子到族内各家辞岁。除夕半夜子时家家吃饺子,还要把几枚铜钱暗放饺子中,吃到者则终岁大吉。接神、辞岁要燃放鞭炮。除夕夜家家院内竖灯笼杆,高挑红灯,由除夕至初六,夜夜不熄。宫廷中于腊月二十四日挂天灯,每夕上灯,至次年二月初三日。

  元旦,俗称大年初一,人家皆早起,穿戴新衣冠,互相恭贺新春,谓之拜年。

  吃饺子叫揣元宝 满族春节撷趣

  满族春节古称元旦,满语称阿涅业能业,是满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举行。节期一般为三至五天,旧时有的地区延至正月十五日。流行于全国各地满族地区。

  满族春节源于汉族习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进入辽阳、沈阳地区,在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下,满族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皇太极即位后,顺治元年(1644 年)清军入山海关定都北京,大批满族居民迁移关内,与汉族杂居共处,在经济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响,关系密切。天长日久,汉族许多习俗文化被满族人民所吸收,春节便随之而成为满族与汉族共俗的传统节日。

  节前,人们积极地置办年货,清扫庭院,张贴对联、挂笺(亦称挂旗)、窗花和福字,蒸年糕、烙粘水勺。初一凌晨子时,家家户户鸣放鞭炮,辞旧迎新。同时,在自家西墙祖宗板下摆设供品、点燃鞑子香,叩拜祖宗,祈求神灵保佑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安无事,万事如意。新年伊始,全家团聚吃团圆饺子,俗称揣元宝。煮饺子时,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来了吗?其他人同时回答:起来了!他们把饺子从锅底浮起来比作日子起来了。然后让小孩爬上柜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个高。

  这天晚辈要向长辈叩头拜年(旧时女性行跪拜抚鬓礼)家长要给小孩守岁钱。宗族近亲也要互相拜年,亲朋好友则筵宴相邀,一起叙旧话新。男孩子成群结队鸣放烟花、鞭炮,玩耍木爬犁,或兴高采烈地溜冰;姑娘和少妇们则身着盛装,玩耍嘎拉哈(用猪或牛膝关节骨制成的玩具)。

  歌舞是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据《渤海国记》记载:官民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舞者,数辈前行,士女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婉转,号曰踏追。踏追即踩高跷。至今,此俗仍沿袭不衰。初一至初五,人们都相聚一处,唱歌、跳舞、踩高跷、尽情娱乐,有的地方,年轻人还自发组织演出队,走村串屯进行表演,祝贺新年,节日气氛更加浓郁。

  满族过年,习惯用精粉、鸡蛋、糖、芝麻、青红和瓜仁等原料制做萨其玛,其色美、味香、可口,是人们喜爱的具有独特民族风味的节日佳品。

相关推荐
男方提亲带的六件东西 上门提亲怎么说话
提亲定亲是我们每一个男女双方家庭在谈婚论嫁过程中都会想要重点关注和了解的一项内容,这也是各地都会有的一种传统习俗,在即将准备确定感情关系之前,想必大家一定都想要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考虑,希望能够在充分准备之下来迎接这个重要时刻的到来,也算是给彼此的家庭留下一个好的印象,那么大家知道当今时代在上门提亲前要...
车牌号码中的9代表什么意思 如何看车牌号吉凶
每个数字都是有不同的意思的,或者是吉凶的,尤其我们如果需要通过数字的使用来提升运势或者是有助于风水,那么就需要更加注意数字的寓意吉凶。一起去看看数字9有些什么样的意思,或者有什么寓意。数字9的寓意9这个数字好在能够给车主带来很好的财运,生活也越来越顺利。有的车主在选择车牌号码的时候不喜欢9这个数字,...
一​般结婚5金大概多少钱 一般结婚5金大概多少钱
大家应该都知道结婚是一场非常隆重,并且重要的事情,他结婚当天我们也会邀请许多的亲朋好友前来参加婚宴仪表示祝贺,那么在结婚的各个流程上有一些内容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就包括准备好结婚的五金,那么你是否清楚五金是哪五金呢又有哪些象征呢?还不太清楚各位小伙伴,今天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有关结婚仪式的相关注...
结婚三金一般要花多少钱 如何购买结婚三金
其实结婚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在结婚之前就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尤其是给女方购买的结婚三金,不仅款式和样式要达到她的喜欢,而且三斤的价格也要适中。那么现在结婚三金一般需要多少钱呢?接下来小编就大家整理介绍一下吧。一、结婚三金一般要花多少钱购买三金时,常见的预算分为1.0万以下,1.0-1.5万元,1.5...
改口费男女双方一样吗 结婚改口费给多少合适
虽然结婚的开始是男方去女方家接亲,但是在女方家举行的仪式流程,和在男方家举行的仪式流程都大同小异,也就是在见到对方父母的时候,都要改口叫爸爸妈妈,然后在这个时候作为父母是需要给孩子改口费的。那么改口费男女双方给的都一样吗?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介绍一下吧。一、改口费男女双方一样吗1、结婚改口费双方父...
旅行结婚不办婚礼流程 旅游结婚的优点
现在有很大一部分人都会把这样的流程省下来,这样除了可以节省结婚的费用,把这样的费用用到其他的地方,而且现在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旅行结婚,两个人请好假之后带着行李,全国各地乃至于全球的旅行,给自己一个独特而浪漫的婚礼。那么旅行结婚办不办婚礼流程呢?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介绍一下吧。一、旅行结婚不办婚礼流程...